第191章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。-《贞观悍师:从教太子逆袭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李司议郎平日休沐,都做些什么?除了在家中教你。”

    李君羡换了个角度。

    “小人……小人不知。”

    赵小满老实回答。

    “小人在的时候,李师都在书房。有时小人午间歇息,看到李师也在看书,或者……独自对着一盘棋发呆。”

    “别的……小人就不知道了。李师不怎么出门,也没见什么客人来。”

    问话持续了约半个时辰,李君羡从各个侧面反复询问。

    赵小满的回答始终围绕着读书识字、学习工匠典籍展开,未曾流露出任何不寻常的信息。

    关于李逸尘的社会交往,赵小满所能提供的也极其有限,几乎描绘出一个近乎隐居的、生活单调的年轻官员形象。

    最终,李君羡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变得锐利而充满压迫感,声音压低。

    “今日我问你的这些话,你出了这个门,不得对任何人提起!”

    “包括你的父亲,更包括李司议郎!若让我知道有半分泄露……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森然。

    “你全家,都将在长安无立锥之地!听懂了吗?”

    赵小满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吓吓得小脸煞白,浑身一颤,几乎要哭出来,连忙噗通跪下。

    “听……听懂了!小人不敢!打死小人也不敢说出去!求贵人开恩!”

    李君羡看着他恐惧的样子,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“记住就好。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赵小满如蒙大赦,连滚爬爬地退出了偏室,直到走出衙署很远,被冷风一吹,才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透。

    心脏仍在狂跳,贵人的威胁言犹在耳。

    他年纪小,但不傻,知道那些大人物一句话,就能让他们这样的匠户家破人亡。

    然而,恐惧之余,一股更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。

    李师对他恩重如山,不仅教他识字明理,更让他和父亲的生活得以改善。

    如今有人来打听李师,虽然问的话听起来没什么,但那贵人的态度和最后的警告,都让他觉得不对劲。

    “一定要告诉李师!”

    赵小满攥紧了拳头,虽然害怕得厉害,但这个念头却异常坚定。

    他得想办法,把今天的事告诉李师!

    衙署偏室内,李君羡沉吟片刻,对属下吩咐道:“继续盯着李逸尘,尤其是他休沐日的行踪,看看是否真如这孩童所说,深居简出。”

    “赵家这边,也留点意,但不必过分惊扰。”

    属下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李君羡独自坐在案后,将今日所获信息在脑中细细梳理。

    从李诠的倾家赌博与谨小慎微,到李逸尘清晰而平庸的成长轨迹,再到赵家匠户的世袭背景与太子的提拔之恩。

    最后是赵小满那看似童言无忌、实则透露出李逸尘教学范围有限的供词……

    所有的线索,似乎都指向一个结论。

    这个李逸尘,或许有几分小聪明,抓住了太子整顿工部的机会,展现了些许实务能力。

    从而得到了太子的些许青睐,被委以教导匠户之子读书的简单任务。

    他本身,大概率并非那个神秘的“高人”。

    可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传递信息者?

    但就连这点,目前也毫无证据。

    李君羡揉了揉眉心。

    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。

    皇帝要找的那条“大鱼”,隐藏得比想象中更深。

    他只能继续布网,等待那或许根本不存在的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而此刻,在他心中,李逸尘的嫌疑,已然降到了一个极低的位置。

    李君羡并未因初步调查结果而放松对李逸尘的监视。

    过了几天。

    所有关于李逸尘的行踪报告、接触人员、乃至其在东宫当值时的部分可查言行,都被逐一记录,汇总到李君羡的案头。

    他试图从这海量的、看似琐碎的信息中,梳理出李逸尘与那位“高人”可能存在的关联。

    或者至少,找出李逸尘本人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首先被重点审视的,是去年太子李承乾在两仪殿抛出那番震惊朝野的“诛心之论”前的时间段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